途牛旅游網于2006年10月創立于南京,以“讓旅游更簡單”為使命,為消費者提供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64個城市出發的旅游產品預訂服務,產品全面,價格透明,全年365天24小時400電話預訂,并提供豐富的后續服務和保障。
2015年11月24日,途牛旅游網與海航旅游集團共同宣布戰略結盟。海航旅游戰略投資途牛5億美元,雙方將利用各自優質資源,在線上旅游、航空、酒店服務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易觀報告顯示,2015年第3季度,途牛交易規模達到4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1.1%。這已是途牛連續三個季度同比增速超過三位數:2015年第二季度時,途牛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35.3%;第一季度,這一數據為122.8%。從增速來看,途牛再度蟬聯行業第一。
途牛優勢
途牛優勢
產品豐富
從近千家旅行社,精選出性價比高的優質線路,組成豐富的產品線,滿足您國內外出游需求。
性價比高
同類產品選擇途牛更實惠,近百位專業的旅游顧問幫您篩選出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旅游產品。
省心便捷
點擊鼠標或打個電話即可出行,專業的呼叫中心和資深旅行顧問為您提供最便捷貼心的服務。
量身定制
專業旅游顧問團,豐富的產品線
雙重保障
售中、售后跟蹤服務以及質檢,旅途中出現任何質量問題我們幫您維權到底,使您的權益得到切實保障,選擇我們您的出游便有了雙重保障。
商業模式
盡管在線旅游市場里攜程仍然是無可爭議的老大,但一批精準定位、打破傳統用戶和服務商們固有思維的新型商旅網已經突起。其中途牛旅游網就憑借在線訂購旅游線路模式及兼有傳統旅行社的線路優勢,走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商業模式
途牛網創立于2006年10月,彼時攜程、藝龍已經是行業內的佼佼者,想要通過復制它們的模式獲得勝利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在線旅游市場里,相比酒店機票的預訂服務,專做旅游線路預訂的很少,玩的人少就意味著機遇。”專家以為,盡管攜程、藝龍等在渠道、產品資源等方面的優勢為后來者建立了壯大的競爭壁壘,但途牛網只做旅游路線并對這一細分市場進行深耕細作,可以應用互聯網優勢整合旅游產業鏈,通過呼叫中心與業務運營體系服務客戶。
途牛網先是花費了半年時光樹立了一個國內最全面的景點庫,緊接著又做了兩個頗有意思的產品,“路線圖”和“拼盤”,致力于打造國內“驢友”交換的一個公共社區。而隨著集合的人群越來越多,于敦德和他的伙伴也在途牛網成立半年后找到了明確的運營模式:國內有眾多的旅行社,將這些旅行社的旅游線路集中在一起并且分類管理,游客通過訪問途牛網了解感興趣的旅游線路,也可以向途牛網的客服咨詢,最后在途牛網完成預訂。當游客與旅行社簽署合同時,途牛網可以獲得旅行社反饋的3%—7%的傭金。
而在讓客戶滿意的同時,途牛網也一直在采用各種辦法擴展自身知名度。由于途牛網的重要客戶群是白領階層,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于是網絡營銷中的競價排名成了途牛網的主要營銷手腕。據統計,途牛網投入的網絡競價排名營銷費用占了總預算過半份額,而傳統推廣方法消費的營銷費用僅占總投入的30%。雖然投入不菲,不過實際的效果卻很好。2007年是途牛網競價排名營銷的第一年,在沒有積聚、沒有品牌的情形下,就取得了超過百萬元的贏利,客源中有60%—70%是沖著競價排名而來的;2008年,競價排名營銷的后果更為顯著,為途牛網帶來了近千萬元的贏利。
當然,只有營銷是遠遠不夠的,不斷追求創新能力走得更遠。途牛網把更大心思花在產品和服務上,比如以往出現的是單個旅游路線產品,變成了多個產品可同時出現,力求讓客戶最簡略、最便利地找到適合的路線;增強網絡數據的實時更新,確??蛻艨梢郧逦吹剿新糜温肪€的訂單數量、最新訂單、熱點訂單、老客戶評價等,以此為自己供給出行參考。同時針對旅游產品魚龍混雜的情形,途牛網還制訂了回訪制度,對所有訂單進行逐個回訪,確保服務質量,所有的回訪記載公開透明的顯示在網站上,分5項內容依據客戶的評價進行打分,并最終盤算出每個產品的滿意度,便于跟蹤晉升質量以及便利后續客戶選擇。根據數據,客戶的總體滿意度到達了95%。
正是其在線旅游服務的模式彌補了傳統旅游銷售模式的空白,雖然沒有傳統旅行社的門店但卻有完全的線路,同時比“酒店+機票”的模式更加直觀和詳盡,還具備網絡銷售的便宜和實惠,途牛網成立后持續兩年的快速發展獲得了風投們的青睞,2011年3月30日,途牛網獲得了Gobi Partners(戈壁合伙人有限公司)首輪數百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客戶的服務滿意度仍然是我們最為關注的,所以接下來重要還是以晉升服務的程度、進步客戶對我們服務的滿意度為目的做一些事情。”于敦德說,途牛網得到融資后重要用于呼叫中心的升級,業務運營體系的改良,業務人員的培訓,度假產品的研發以及市場方面。
易觀國際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第二季度中國網上旅游預訂市場范圍約8.4億元,環比增加8.5%,同比增加13%,已經實現贏利并連續增加的途牛網還入選了國際有名的投資風向雜志《紅鯡魚》2009年亞洲科技創新公司100強。